孩子沉迷螢幕時間 容易暴怒
文/林欣慧 美國休士頓大學維多利亞校區人類發展與教育學院副教授
愈來愈多的兒童與青少年有憂鬱或容易抓狂的現象。長期易怒的孩子,因為易受外界的干擾,身心常處在一種高度亢奮的狀態,舉止怪異,倍感疲累。當這種狀態持續一段時間之後,便會傷害他們的記憶力,不僅導致課業落後,也會有社會性發展延滯的困擾。一旦事態日益嚴重時,有的孩子經過精神科醫師的診斷,可能被界定為過動症、嚴重憂鬱或人格分裂,而需要接受藥物或諮商治療。可怕的是有些治療往往是治標不治本,反而讓病況更加惡化。
使用3C過度,情緒暴怒疾病增加
其實問題的癥結在於平日過度使用3C產品。最近很多病例發現,如果能限制3C產品使用的次數與時間,病人的病況便會開始獲得良好的改善。只要限制3C產品使用的時間,病人會擁有較多的深度睡眠,情緒會轉為平和穩定,在做事時比較能專注、有條理,而身體活動也相對增加。
身心上所獲得的改善,讓病人對挫折或壓力的容忍度都增強了,抓狂的次數和時間都也逐漸減少。由不同年齡層的病患身上看見了以下的改變:兒童開始會喜歡傳統的遊戲(如:玩積木);青少年及青年患者則變得不再冷漠或感到無助,並且能自動自發做事情。
限制螢幕時間以免影響腦部發展
所以限制3C產品的使用時間是一件好事,患者可以減少用藥的劑量,睡眠情況會明顯改善,能做更多的運動,也與他人能有更多面對面的互動。這些正面的改善會相輔相成,使得病人加速康復。
由於3C產品種類甚多,許多研究把這些使用時間通稱為「螢幕時間」。透過腦部研究發現,兒童接受螢幕的刺激比一般人瞭解的程度要更加敏感,只要少量的刺激就會影響他的發展。先前有的爸媽覺得孩子在螢幕上可以跟軟體互動玩遊戲,比看電視要好,但是已有研究指出,過長的螢幕時間會帶來睡眠問題,造成情緒及智能發展不良。
小心螢幕時間帶來的6大負面影響
1. 剝奪睡眠的時間,妨害生理時鐘正常的運作。螢幕亮光延長了室內明亮的時間,干擾身體對黑暗時間的需求,造成生理時鐘無法正確及正常地運作,使得褪黑激素分泌失調……詳全文

本文出自《學前教育數位雜誌》
2015年12月號【封面故事】從小培養自學力 爸媽都希望能夠教養出有強烈學習動機、能夠自動自發、能自我反省與修正,即使面對困難或干擾,也會想辦法去克服的孩子。因此,這個月我們將陪伴爸媽一起思考養育孩子時該把握的重點,學習適當的回應和引導方式,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充滿自學能力,能優遊在不同領域之間的學習者。
|
No comments have been made. Use this form to start the conversation :)